春歸夏至,萬物生長。文旅融合向“深”挺進,樓市政策優化調整,夏收以科技賦能,制造業數字化轉型提速……提質增效成為5月全國各地經濟社會發展的突出特點。
觀察之一:旅游業——文旅深度融合成新趨勢
新疆阿勒泰,隨著網絡劇《我的阿勒泰》熱播受到越來越多人的關注。如今,阿勒泰正在打造20個影視劇打卡點,并推出4條“跟著影視去旅行”的主題旅游線路。
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各地在挖掘和傳承地方文化的基礎上,強化地域文化與旅游項目的深度融合,為旅游發展持續注入活力。
西安華清宮中,舞劇《長恨歌》5月份已演出80多場,接待觀眾近21萬人次。
“‘五一’假期,一天演出4場仍供不應求?!标兾魅A清宮文化旅游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高潔說,通過打造沉浸式文化體驗之旅,引入互動表演、非遺體驗等,更好滿足游客文旅消費新需求。
在擁有青城山、都江堰等5A級旅游景區的都江堰市,古風講解、“李冰巡江拜水”、文化旅拍等特色活動備受游客青睞。
第一次來此的云南游客余桂娥十分開心:“穿著漢服的人們漫步于美麗的風景中,仿佛開啟一場古今對話,很多活動富有文化韻味?!?/p>
從循著博物館去打卡,到跟著演唱會去旅行;從美食之旅、紅色之旅,到非遺游、研學游……文化“活”了、旅游“火”了。
據介紹,“五一”假期,四川省5A級旅游景區門票總收入首次突破1億元,主要A級旅游景區旅游人次和門票收入刷新歷史紀錄。
5月以來,我國文旅發展呈現出勃勃生機。全國旅游發展大會擘畫文旅融合藍圖,文博會上文旅產業推介推陳出新,“中國旅游日”“國際博物館日”等節日活動熱鬧非凡……
數據顯示,“五一”假期,全國國內旅游出游合計2.95億人次,同比增長7.6%;國內游客出游總花費1668.9億元,同比增長12.7%。文旅深度融合,讓旅游業服務美好生活,促進經濟發展。
【記者觀察】文化是旅游的靈魂,旅游是文化的載體。推進文旅融合高質量發展,還需向科技要動能,不斷豐富優質文旅產品供給,讓“詩”和“遠方”更好聯結。
觀察之二:樓市——政策“加碼”穩預期
5月27日,上海出臺九條樓市新措施,包括進一步優化住房限購政策、支持多子女家庭合理住房需求、優化住房信貸政策等。
當晚,上海龍湖青云闕項目售樓處,燈火通明,有的購房者在簽訂合同,有的購房者在沙盤前與銷售員討論著最新政策……
“來電咨詢量比平時多了3倍?!饼埡嘣脐I項目營銷負責人鈕經理說。
5月,多部門出臺新一輪穩樓市重磅“組合拳”。17日,中國人民銀行、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發布關于調整個人住房貸款最低首付款比例政策的通知。同時,中國人民銀行宣布,取消全國首套房、二套房商業性個人住房貸款利率政策下限,并于5月18日起下調個人住房公積金貸款利率0.25個百分點。
各地積極響應,相繼推出惠民購房政策,滿足剛需、改善等多樣化購房需求。目前,全國已有超70城推出商品房“以舊換新”政策。
安徽合肥,出臺“賣舊買新”活動公告明確,簽署《“賣舊買新”協議》設定不少于90天的解約保護期,如舊房未在保護期內售出的,換房人可無條件解除協議或與房地產開發企業、中介機構協商續簽協議,無需承擔任何違約責任。
隨著樓市政策持續優化調整,房地產市場活躍度和成交量有所回暖。據廣發證券統計,5月以來,74城的二手房中介門店成交量同比增長26.0%。
【記者觀察】當前我國房地產市場供求關系發生重大變化,一系列政策舉措也隨之調整優化。一方面持續加大支持剛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力度,另一方面防范房地產風險外溢。構建房地產發展新模式的過程,也將是房地產行業重新洗牌的過程。
觀察之三:夏糧——科技賦能豐收在望
俗話說“麥熟一晌,龍口奪糧”,5月中下旬,我國夏收自南向北展開。
在河南鄧州市智慧農業中心的大屏幕上,密密麻麻的小點代表聯合收割機的位置。
當汲灘鎮南王村麥田里的收割機發生故障,維修人員在短時間內趕赴現場解決問題,確保不誤農時。衛星定位系統和各種傳感器應用,為全市收割機的調動和維修提供大數據支撐。
今年“三夏”,科技為糧食穩產保豐提供著關鍵支撐。
在貴州遵義市桐梓縣紅旗社區的田間,農機手駕駛收割機來回穿梭。種糧大戶趙小康種植的80畝小麥,一天內便完成收割。
在農技人員的幫助指導下,趙小康不僅選擇了更加高產的小麥品種,還升級了栽培技術,實現合理密植,小麥單產得到較大提升。
得益于種植全程機械化,加上有訂單收購不愁賣,當地群眾種植小麥的積極性越來越高。今年桐梓縣種植小麥800余畝,目前已收割完畢。
夏糧是全年糧食生產第一季,夏糧的“大頭”是小麥。小麥是主要的口糧作物。
當前,我國黃淮海麥區進入集中收獲期。在良種、良機、良法推動下,小麥長勢良好,豐收在望。
【記者觀察】風吹麥浪穗飄香,遍地金黃豐收忙。智能收割機、噴桿式噴霧機、無人植保機……在廣袤的鄉野大地上,越來越多農業科技成果正轉化為現實生產力,推動農業增產豐收,帶動更多鄉親致富。
觀察之四:制造業——數字化轉型激發新動能
5月中旬在廣東東莞舉辦的2024廣東國際機器人及智能裝備發展大會暨第五屆中國(華南)國際機器人與自動化展覽會上,眾多智能設備和自動化方案吸引著專業買家的目光。
廣東盤古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阮宏明說:“數字化智能制造系統契合了產業轉型的迫切需求,帶來的生產韌性、創新動能為更多企業提供了發展新機遇?!?/p>
有“世界工廠”之稱的東莞共有約21萬家工業企業,正憑借優勢產業數字化轉型,有效激發新動能。
5月11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通過《制造業數字化轉型行動方案》,釋放出轉型再提速的信號。
各地也紛紛按下“快進鍵”:2024年“數據要素×”大賽在安徽合肥啟動,設置的7個賽道中就包括“工業制造”;2024湖南智能制造發展創新大會在長沙舉辦,加快全省制造業數字化轉型、智能化升級;江西宜春召開制造業數字化轉型供需對接會,推動政府、制造業企業、數字化服務的交流與合作……
重慶歇馬機械曲軸有限公司生產車間內,生產線滿負荷運轉,智能在線檢測系統使曲軸產品的檢測精度提升27%。公司常務副總經理曹欣蔚說,近年累計投入近4000萬元資金用于數字化轉型,生產效率提高30%以上。
推進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正成為重慶這個老工業基地實現“老樹結新果”、在傳統產業中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重要路徑。
【記者觀察】制造業數字化轉型是推進新型工業化、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的重要舉措。隨著數字化轉型,越來越多的制造業企業嘗到“數轉智改”的甜頭。抓住數字化轉型帶來的新機遇,就能在發展中贏得主動。
執筆記者:張紫赟、馬姝瑞、于文靜
采寫記者:鄭鈞天、劉金輝、馬意翀、李力可、唐文豪、黃興、劉智強、黃浩苑、蔡馨逸
編輯|設計:劉羊旸、張虹生、欒若卉
視頻編輯:楊牧
視頻記者:姜亮、王懌文、李濤、陳嬙